《劳动法与人力资源政策》在线平时作业2-00001
试卷总分:100 得分:100
一、单选题 (共 15 道试题,共 75 分)
1.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( )。
A.劳动报酬
B.试用期
C.保守商业秘密
D.福利待遇
2.我国确定不同行业工伤保险费率的方式是( )
A.统一费率
B.差别费率
C.浮动费率
D.固定费率
3.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带薪年休假制度,凡劳动者连续工作( )以上的,享受带薪年休假。
A.1年
B.2年
C.3年
D.4年
4.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可以解除合同的是( )
A.张某患职业病,但是未丧失劳动能力
B.王某休假期间外出游玩遭遇车祸,正在住院手术
C.李某在怀孕期间,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
D.陈某与所在单位的劳动合同期满
5.在各项劳动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( )
A.劳动就业权
B.劳动报酬权
C.劳动安全保护权
D.民主管理权
6.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十一条的规定,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,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,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支付标准是( )。
A.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,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,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
B.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,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,按本单位同岗位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支付
C.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,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,实行同工同酬
D.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,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,实行差别待遇
7.《劳动合同法》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()通过,()起施行。
A.2007年6月29日2008年1月1日
B.2007年6月29日2007年6月29日
C.2007年6月28日2007年10月1日
D.2007年6月28日2008年1月1日
8.关于当事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求,下列选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( )
A.刘某到某公司应聘,提议在双方协商一致基础上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
B.张某在某公司连续工作满十年,要求与该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
C.王某在某国有企业连续工作满十年,距法定退休年龄还有十二年,在该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,主张企业有义务与自己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
D.赵某在与某公司连续订立的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,公司提出续订时,赵某要求与该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
9.下列权利主体适用于《劳动法》的有( )
A.国家机关公务员
B.大型企业国务院稽查特派员
C.电脑公司硬件组装员
D.家庭保姆
10.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( )内未提出异议的,集体合同即行生效。
A.十日
B.十五日
C.三十日
D.五日
11.社会保险关系的各方主体是特定的,被保险人特定为( )
A.用人单位
B.职工
C.用人单位和职工
D.专门的保险机构
12.根据我国《劳动法》的有关规定,因无效劳动合同所引起的赔偿责任主体应当是( )。
A.用人单位
B.劳动者
C.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分担
D.有过错的一方合同主体
13.新达公司在与李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李某的工作岗位为管理岗,试用期满后月工资3000元,试用期2个月。新达公司管理岗位的最低月工资为2500元,当地的最低工资为1000元,试用期内李某的月工资不得低于( )
A.1000元
B.2000元
C.2400元
D.2500元
14.有权制定劳动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( )
A.全国人民代表大会
B.全国人大常委会
C.国务院
D.劳动与社会保障部
15.根据我国1995年劳动法的规定,用人单位每月要求劳动者工作时间不得超过( )小时
A.24
B.36
C.44
D.72
二、多选题 (共 5 道试题,共 25 分)
16.根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的规定,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,这些情形包括( )
A.因违反治安管理死亡的
B.因犯罪死亡的
C.醉酒导致死亡的
D.自残的
17.在下列何种情况下,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?( )
A.职工李某因工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
B.职工王某因偷窃自行车1辆而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
C.职工徐某因与他人同居而怀孕
D.职工陈某被派往境外逾期未归
18.甲公司与劳动者李某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下列事项,无效的有( )
A.发生工伤,公司概不负责
B.合同期满单位无须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金
C.试用期内公司可随时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
D.合同期满后的三年内,李某不得从事与甲公司同类业务
19.下列劳动争议,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,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有( )
A.追索劳动报酬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
B.追索经济补偿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二十四个月金额的争议
C.集体劳动争议
D.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、休息休假、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
20.下列属于未成年工的是( )
A.、王某,15岁,某建筑公司合同制工人
B.李某,16岁,某加工厂合同制工人
C.张某,17岁,某电镀厂合同制工人
D.江某,18岁,某肉联厂合同制工人